第六届中德免疫学研讨会纪要

作者:中国免疫学会    来源自:中国免疫学会    点击数:17612   发布时间:2017-12-14

       由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中国免疫学会和德国免疫学会(The German Society of Immunology, DGFI)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德免疫学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德肿瘤免疫合作组会议于2017年11月16日至19日在杭州召开。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曹雪涛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田志刚院士及德国免疫学会前会长Dieter Kabelitz, Stefan Meuer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共同主席。



       作为两国免疫学会联合发起的两国最高层面的高峰小型系列论坛,中德免疫学研讨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此系列论坛的中德免疫双边合作交流活动以及青年免疫学者的联合培养项目,为中德两国之间的免疫学持续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支撑。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中,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田志刚院士、秘书长曹雪涛院士和德国免疫学会前会长Dieter Kabelitz, Stefan Meuer教授先后做了精彩的致辞,回顾了两国免疫学交流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合作与交流的前景。



       此次代表中国免疫学会参加双边论坛的中方代表有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何维教授、黄波教授、秦晓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香港大学吕力为教授,北京大学蒋争凡教授,清华大学刘万里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陈涛涌教授,中国科学院钱有存教授,暨南大学尹芝南教授,复旦大学储以微教授,浙江大学鲁林荣教授、王青青教授。德方代表包括德国科学院院士海德堡大学Stefan Meuer教授,基尔大学Dieter Kabelitz教授、Ottmar Janssen教授和Marcus Lettau博士,哥廷根大学Jürgen Wienands教授和Holger Reichardt教授,汉诺威大学Reinhold Schmidt教授,莱布尼茨工作研究中心(IfADo)Carsten Watzl教授,埃尔朗根大学Hans-Martin Jack教授,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Thomas Kamradt教授,维尔茨堡大学Friederike Berberich-Siebelt博士,海德堡大学Susanne Roth博士,埃尔朗根大学医院Diana Dudziak教授,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Vigo Heissmeyer教授,乌尔姆大学医院Jan Kronke博士,美因茨大学Tobias Bopp教授等16位专家学者。



       来自中德两国的30位专家围绕“免疫调节、炎症及肿瘤免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会议安排了两天的专题报告(plenary talk)和一天的“Discussion group”,与以往的会议相比,这次论坛的每个session的主题更加聚焦,集中于天然免疫、T细胞信号调控、B细胞与疾病防治、NK细胞与免疫稳态、??细胞与抗肿瘤治疗、炎症与肿瘤、自身免疫病、免疫治疗新策略等几个领域展开了细致的讨论,使得与会专家能就某一个方向的前沿进展和该领域某些关键的科学问题做更深入和有效的探讨。这些报告和专题讨论中既体现基础免疫研究的原创性,又有临床免疫的应用性,充分展示了中德两国免疫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免疫学成果向临床转化的应用潜力。中德双方的报告都精彩纷呈,体现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水准,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免疫学的研究水平逐步具备赶超国际一流免疫学国家的实力。两国学者的报告和研究领域又有各自的特色,体现优势互补,有利于今后的深入合作。



       除了紧凑的学术日程安排,会议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杭州的文化参观活动。杭州作为中国的历史名城,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也是2016年G20峰会召开之地,富有活力的创新之城。与会专家对杭州的历史人文和优美环境留下深刻印象,更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两国免疫学家之间深厚的友谊。
       2017年11月19日,中德双方的与会专家在完成学术交流环节后对本次会议和Discussion Groups的讨论成果作了总结,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双边免疫学研究的深度合作进行了有效的讨论。进一步梳理了双方合作的优势领域和重点方向,对未来双方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尤其在加强两国青年学者的交流和培养,构建深厚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基础成果向临床转化方面提出了建议,将为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德双方的会议主席分别致闭幕辞。至此,本次大会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落下帷幕。与会专家衷心感谢中德科学中心长期的信任与支持,中德免疫学系列高峰研讨会非常富有成效,全面促进了中德免疫学家的相互了解与深入合作,两国学者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促进中德两国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推动两国免疫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