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美联合生殖免疫大会总结
作者:生殖免疫分会 来源自:中国免疫学会 点击数:14835 发布时间:2018-12-27
为了促进国际间生殖免疫学学术交流,加强这一领域国内外学者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我国生殖免疫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由美洲生殖免疫学会和中国免疫学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上海市免疫学会承办,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和苏州市立医院协办的“中美联合生殖免疫大会暨第38届美洲生殖免疫大会暨第6届中国生殖免疫大会”于2018年6月28日-7月1日,在上海市兴荣温德姆酒店召开。
美洲生殖免疫学会成立于1981年,自成立以来,每年召开年度大会,目前是国际生殖免疫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论坛之一,大会每年邀请专家就该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做出专题报告,展示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所得成绩,让与会者及时了解到国际生殖免疫学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次大会是美洲生殖免疫学会首次与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分会协作举办,也是大会第一次走出美洲、走进亚洲。希望通过本次国际会议,推动生殖免疫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提高生殖健康问题的认识,提供与国际一流生殖免疫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寻找更多的国内外合作机会,并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生殖免疫学者的联系与合作。
会议议题为“生殖免疫与母-婴健康”。特邀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内外84位生殖免疫方面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会议围绕“基础免疫学研究前沿、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免疫相关的妊娠并发症、生殖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及其紊乱性疾病、生殖道微生态与粘膜免疫、胚胎着床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免疫学、男性生殖免疫、生殖免疫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殖道肿瘤免疫及其它”等几个方面展开。吸引了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近500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80篇,充分地反映了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大会特邀国内外专家作84个专题报告,让与会者及时了解到国际生殖免疫学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提供与国际一流生殖免疫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与会者获益匪浅。现将学术交流的内容总结如下。
一、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
本次国际会议期间恰逢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并产生了由36名委员组成的新一届生殖免疫分会委员会。我院李大金教授当选新一届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分会主委,中国科技大学魏海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雁玲教授、山东大学曲迅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金莉萍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爱民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我院杜美蓉研究员任秘书长兼委员,李明清副研究员任秘书。
二、开幕式
开幕式由杜美蓉研究员主持,中国免疫学会高扬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党委书记、上海市免疫学会秘书长陈同辛教授、美洲生殖免疫学会主席Nazeeh Hanna教授、中国免疫学会主席李大金教授以及来自15个国家的400多名嘉宾与参会者出席开幕式。期间华克勤教授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致欢迎词、陈同辛教授代表上海市免疫学会致辞,Nazeeh Hanna代表美国生殖免疫学会主席致开幕词,李大金教授代表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会致词,期间Nazeeh Hanna代表美洲免疫学会对李大金教授为代表的中方会务组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公布了新一届ASRI的理事会成员,并祝贺李大金教授当选一届ASRI副会长,杜美蓉教授当选新一届ASRI理事。最后杜美蓉代表会务组感谢所有参会的和未参会的但给与很大支持的学术同行、领导、会议赞助商、志愿者,并预祝大会成功精彩圆满,祝愿国际与国内参会者在上海愉快、有收获。
三、特邀报告
首先来自美国国家过敏与感染性疾病研究院Sumati Rajagopalan教授作题为“母-胎界面NK细胞和血管重塑”的Keynote报告,并指出KIR-HLA-G交互信号诱导NK细胞衰老,这种促血管和促炎性衰老相关的分泌性表型在血管重塑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随后,在主席论坛,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Sherin Devaskar教授作题为“膳食和环境对胎盘基因表观遗传调控的影响”的专题报告,并指出母亲饮食限制或高脂饮食、或暴露于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会通过引起表观遗传改变重塑胎盘功能,从而影响子代。小鼠胎盘中大量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节(如转录水平:DNA甲基化、DNA羟甲基化;转录后水平microRNAs)均参与胎盘重塑过程。最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Louis Muglia教授作题为:“预防早产儿:基因组学的新见解”的专题报告。在AJRI论坛,来自美国Yale University的Gil Mor与加拿大MacMaster University的Charue Kaushic分别对AJRI的历史、进展、生殖道黏膜免疫最近研究进展做了报道。
四、免疫学前沿
来自清华大学董晨教授作题为“T细胞在炎症和肿瘤中的控制”。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T细胞活化和耐受主要受到B7超家族的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所调控。在肿瘤中,B7-H3和B7S1是新的检查点抑制分子。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的吴玉章教授作了“生发中心的阴阳调节”,并指出免疫或感染时,m-TORC1通过活化TCF-1-Bcl-6轴启动滤泡T辅助细胞的活化。来自中国科学院巴斯德研究所孙兵作了题为“ECM1通过拮抗IL-2-STAT5信号通路控制Th2迁移和促进滤泡T辅助细胞分化”。
五、母-胎免疫调节
首先,来自中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雁玲教授作了题为“母-胎界面胎盘滋养细胞和母体免疫细胞互作”的主题报告,她们的最新研究发现滋养细胞可以通过分泌TGF-β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同时蜕膜NK细胞可以促进滋养细胞分化并诱导胎盘血管重塑。来自日本富山大学的Shigeru Saito教授作了题为“从感染和炎症角度解析早产的病理生理”的主题报告。来自日本国立卫生研究院的Yasuyuki Negishi教授作了题为“活化的天然免疫细胞诱发自然流产”的主题报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廖爱华教授作了题为“母-胎界面PD-1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专题报告,强调了PD-1在诱导蜕膜巨噬细胞向M2分化中的关键作用。来自美国Nova Biomedical的Evan Ntrivalas教授作了题为“子痫前期中离子镁检测的意义”的主题报告,并强调针对子痫前期患者开展离子镁的检测比血液中总镁浓度更具价值。
六、生殖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Gil Mor教授作了题为“炎症和种植:成功妊娠过程中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的专题报告。他指出,胚胎种植时,炎症过程和母体免疫细胞出现在子宫内膜,通过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组织重塑和清除细胞坏死,来为子宫表面上皮做准备。来自我院郭孙伟教授作了题为“免疫细胞和异位灶:导致内异症患者疼痛的犯罪伙伴”。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血小板和其他免疫细胞在异位灶微环境中通过分泌多种因子如TGF-β促进EMT、FMT和SMM等过程,且这些免疫细胞也能与异位灶交互对话,促进异位灶发生纤维化,共同诱发内异症相关疼痛。我院朱晓勇教授作了题为“胞藏在妇产科疾病中意义”,从胞藏的这一全新视角介绍了其在磷脂综合征、复发性自然流产、子痫前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中的最新进展。来自美国北岸大学的Emmet Hirsch教授作了题为“分泌是一个炎症条件吗?”的专题报告。
七、免疫和辅助生殖技术
首先,来自香港大学Philip C.N.Chiu教授作了题为“早孕期蜕膜glycodelin-A在滋养细胞和免疫细胞功能中的调节作用”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大学的Joanne Kwak-Kim教授作了题为“针对生殖障碍的女性NK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学的精准药物”的专题演讲。来自日本神户大学的Kenzi Tanimura教授进行了题为“反复妊娠失败妇女抗β2-糖蛋白/ HLAⅡ类复合物的自身抗体”的专题报告,揭示了一种新型的抗β2-糖蛋白/ HLAⅡ类复合物的自身抗体可能与复发流产的发生相关,为该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随后,来自美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大学的Svetlana Dambaeva教授作了题为“IL-22在周期性内膜和怀孕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来自中国军医大学的Wei He教授做了题为“自身免疫性卵巢疾病的免疫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最后,来自中国空军医科大学的陈丽华教授进行了“NK细胞在辅助生殖技术和复发流产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提出HLA-G的下调表达可抑制蜕膜NK细胞的功能,提示了复发性流产的一个可能机制。
八、生殖道微生物和粘膜免疫
首先,来自美国哈弗大学的Raina Fichorova教授作了题为“母体微生物就是我们”的专题报告。随后来自中国澳门科技大学的朱依谆教授作了题为“新型天然化合物的免疫应答和药理作用”的专题报告。而后,来自美国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Sujata Srinivasan教授作了题为“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的不断变化的景观”的专题报告。最后,来自德国耶拿大学的Udo Market教授作了题为“不孕妇女的内膜NK和血细胞”的专题报告,提出对于成功胚胎植入和怀孕来说,子宫内膜免疫细胞的良好平衡是必不可少的;免疫细胞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免疫化学检测,并且可以帮助个体化治疗。
九、肿瘤免疫及其他
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Benjamin K.Tsang教授作了题为“化学抗性卵巢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外泌体介导的免疫细胞肿瘤细胞交互对话”的专题报告。他们发现在卵巢癌免疫微环境中血浆凝溶胶蛋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进而在铂类药物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院陈晓军教授作了题为“内膜癌中慢性炎症性微环境和雌激素调节”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提出在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中长期慢性炎性微环境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抑制调节雌激素敏感性的关键因子(如IL-1α,IL-6,IL-17A等)可能为其潜在治疗策略。来自日本富山大学的Akitoshi Nakashima教授进行了题为“自噬在先兆子痫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滋养细胞特异性的Atg7敲除介导的不良胎盘形成和人类先兆子痫性胎盘之间的关联”的专题演讲。 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及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的刁梁辉教授作了题为“早孕期的免疫代谢调节:由肿瘤免疫学获得的启示”的专题报告。
十、HIV和生殖道免疫
来自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Charles Wira教授作了题为“性激素、激素类避孕药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人类女性生殖道HIV感染易感性的影响”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旧金山大学的Nadia Roan教授作了题为“生殖器粘膜微环境和HIV:病毒如何共同选择宿主因子来促进其传播”。来自美国哈弗大学的Doug Kwon教授作了题为“简单的优点:阴道微生物组,生殖器炎症和HIV风险”的专题报告。来自南非开普敦大学的Jo-Ann Passmore教授作了题为“了解年轻女性的艾滋病风险:粘膜视角”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Martha Rodriguez-Garcia教授作了题为“中性粒细胞在女性生殖道中防止HIV感染的作用”的专题报告。
十一、男性生殖免疫
来自德国吉森大学的Monika Fijak教授作了题为“睾丸自身免疫-糖和半乳糖凝集素是关键吗?”的专题报告。来自香港大学的段永刚作了题为“慢性附睾炎和男性不育症”的专题报告。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韩代书教授作了题为“男性生殖系统的先天防御”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大学的Kenneth Beaman教授作了题为“怀孕期间的免疫反应开始于受精前”的专题报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徐晨教授作了题为“MAPK磷酸酶-1在睾丸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来自印度拉吉夫甘地生物技术中心的Malini Laloroya教授作了题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联合DOCK180的新型非免疫作用促进蜕膜化以致成功怀孕”的专题报告。
十二、中医在生殖免疫中的调节作用
来自长海医院的俞超芹教授进行了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肠道菌群特征和中药干预”的专题报告。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的杜惠兰教授进行了题为“中药调节生殖免疫的研究”的专题报告。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罗颂平教授进行了题为“脾虚证妇女与湿热证妇女阴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差异”的专题报告。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连方教授进行了题为“基于信号通路的作用对二至天贵颗粒对胚胎着床胎儿耐受性的调节作用的研究”的专题报告。来自同济医院的张明敏教授进行了题为“中药对胚胎着床的积极作用和分子机制”的专题报告。我院的王凌研究员进行了题为“中草药配方BSNXD通过调节OVX-小鼠模型中调节骨质疏松症的T细胞和细胞因子产生来预防骨质流失”的专题报告。来自南京中医院大学的谭勇教授作了题为“光污染对生殖障碍的研究及中医药干预措施”的专题报告。之后我院的王文君教授进行了题为“中药更年春抗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的专题报告。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李佶教授进行了题为“中医药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的专题报告。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李文教授进行了题为“中药治疗接受IVF / ICSI-ET治疗的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多中心研究”的专题报告。
十三、免疫相关的妊娠并发症
首先,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Surendra Sharma教授进行了题为“先兆子痫中tau蛋白和蛋白质毒性的新概念:阿尔茨海默病和慢性创伤性脑病的机制相似性”的专题报告。来自济南大学的尹芝南教授进行了“微生物群和免疫功能”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温思罗普医院的Nazeeh Hanna教授进行了题为“胎盘特异性miR-519c介导的人胎盘内毒素耐受性诱导”的专题报告。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Takeshi Nagamatsu教授进行了题为“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是宫颈成熟的关键调节因子”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科大学的Irina Burd教授进行了题为“用于预防不良围产期结局的母体免疫调节:免疫围产学的新时代”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Karin Racicot教授进行了题为“妊娠期宫颈病毒感染”的专题报告。最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傅斌请教授进行了题为“天然杀伤细胞通过分泌促生长因子帮助胎儿生长”的专题报告。
最后的闭幕Keynote address由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Wayne M. Yokoyama教授报告。Wayne M. Yokoyama教授是前美国免疫学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在NK研就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他在子宫NK细胞的多样性给我们做了精彩报告。
整个会议议程充实丰富,报告者中有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SCI杂志主编、国际或国家级免疫或生殖相关学会理事以上人员、中国NSFC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973首席等高层次人才近100人,报告内容精彩、前沿而不乏实用性。学术报告过程中进行了多种评奖活动,如对优秀的年轻科研工作者进行了Gusdon Awards、Posters Awards、Travel grants评奖,对ASRI学会工作者进行了ASRI President Awards,AJRI Excellent President Award、ASRI Annual Meeting Cochair Awards等的评选;期间进行了美洲生殖免疫学会委员及其会刊ASRI杂志主编的换届改选、国际生殖免疫学会委员会议以及中国生殖免疫学的委员换届改选。李大金教授当选美洲生殖免疫学会副主席、中国生殖免疫学会主席(第6届)、优秀ASRI Annual Meeting Cochair(第38届);杜美蓉研究员当选美洲生殖免疫学会理事席、中国生殖免疫学会秘书长(第6届)、优秀ASRI Annual Meeting Cochair(第38届);李明清副研究员当选中国生殖免疫学会秘书(第6届);会议得到了国际国内与会代表与国际合作组织者的一致认可与高度赞美,并认为是至今为此学术水平与组织形式最优秀的一次ASRI年会。研究所李明清参加Gusdon Awards Competition,王凌参加TCM in reproductive immunology主持与报告,王松存、周文洁、侯新新、魏春燕等做了short talk,李彦虹博士与常瑞琪博士获得Poster Award奖。此次会议对加强国际间生殖免疫学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提升中国生殖免疫学国际学术地位,加强国内外生殖免疫学者的联系与合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