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免疫学前沿交叉论坛纪要
作者:中国免疫学会 来源自:中国免疫学会 点击数:13829 发布时间:2023-12-06
免疫学与各个学科的新技术交叉融合正成为推动免疫学前沿发展创新的新趋势。为促进我国免疫学与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天津市免疫学会协办、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承办的“免疫学前沿交叉论坛”于2023年12月3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曹雪涛院士、吴玉章院士倡议,邀请了我国免疫学与交叉科学研究领域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探讨交叉科学新技术新方法在免疫学前沿研究中的应用。
特邀专家包括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吴玉章院士、天津市免疫学研究所姚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斌教授、南京大学刘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邹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华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教授、昌平国家实验室任仙文研究员、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佺教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拥军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丹教授、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郑虹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传政研究员、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杨娜教授、南开大学医学院杨荣存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宏恺研究员、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宇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洪章勇教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曹婵研究员、南开大学医学院谭小月教授以及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张松教授。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论坛交流形式,可免费注册报名参会。会议通知发出后5天内注册报名人数达到623人,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各领域专家积极探讨交叉科学和新技术在免疫学前沿研究中的应用,聚焦讨论免疫学与多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凸显了免疫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前瞻性。报告内容精彩纷呈,现场观众们尤其是学生们提问非常积极踊跃,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从化学、蛋白质组学、药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免疫学问题进行探讨。此次会议在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生中反响热烈,专家们精彩的学术报告和观众们积极热情和投入的探讨,使得会议时间延长至下午7点,会议结束时主会场和第一分会场的观众席和过道仍然处于近满座状态。各学科领域的观众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多举办此类免疫学交叉会议。本次会议突出了鲜明的免疫学前沿交叉为特色的论坛主题,达到了很好的多学科间交流的效果。
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围绕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深入介绍。会议上曹院士从免疫细胞生与死,免疫炎症始与终,免疫功能兴与衰介绍免疫学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并介绍了其团队近期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异质核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识别致病性DNA,进而在启动IFN-α/β产生和增强STING依赖性抗病毒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类似于A2B1,Toll样受体TLR3也是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内体生物进程依赖的方式识别胞外RNA并调控固有免疫。该工作的顺利进展得益于免疫学与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深度交叉。此外,曹院士还介绍了在自身免疫病(如系统红斑狼疮)的调控新机制方面尚未发表的研究结果,也体现了免疫学与药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学科交叉深度合作的重要性。
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吴玉章院士围绕“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immunotherapy”进行了学术报告,吴院士指出肿瘤治疗中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强调了肿瘤内免疫调控作用与新技术手段的创新的前瞻性,介绍了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过继性转输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以及ISABR等当今世界最前沿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凸显了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医学、诊断学等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目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仍难以攻克的科学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
昌平国家实验室任仙文研究员就单细胞时空重构与感染免疫展开了精彩报告,其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特别是空间转录组及单细胞转录组,在免疫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其团队更新了两种算法,CSOmap基于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原理,Redeconve则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做参考对空间转录组数据进行反卷积从而实现有监督的空间关系重构。通过CSOmap与Redeconve两种算法创新、从而更好、更准确、更清晰地解析细胞在时空上的调节作用,利于更好地理解新冠肺炎导致不同人轻重症差别的潜在分子细胞机制以及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病进程,凸显了生物信息学革新对免疫学研究的推进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荣斌教授生动详细地介绍了肿瘤如何通过诱导下丘脑PVH神经元激活和垂体α-MSH产生促进肿瘤诱导的髓系造血和免疫抑制,并指出MC5R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此外,周教授还介绍了GPR34对ILC3及小胶质细胞在炎症免疫调控作用的工作。周教授精彩的演讲让大家深入体会到神经生物学与免疫学交叉的意义。
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围绕仿生分子识别驱动的疾病精准诊断与癌症免疫治疗研究展开精彩报告,其介绍了糖基化修饰分子在印迹材料的应用及优势,并生动地阐述了糖基化材料在精准体外诊断、多色成像、药物治疗的应用。此外,刘教授还介绍了纳米人工抗体促进细胞因子降解以防止炎症过度发生的研发工作。刘震教授简述的糖基化分子研究为免疫转化应用研究提供很好的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邹强教授围绕糖代谢与肿瘤免疫进行了精彩报告,其介绍了膳食果糖通过诱导脂肪细胞产生瘦素以增加血清和肿瘤微环境中瘦素的水平,从而刺激CD8+ T细胞,释放IFN-γ攻击肿瘤。该工作阐明了脂肪代谢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并推动干预脂肪代谢治疗癌症的新方向。邹强教授生动地阐述了区域代谢对T细胞抗肿瘤的重要性。对代谢、肿瘤、免疫方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起到很好的范例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华兵教授围绕“T细胞的RNA表观修饰调控”展开了精彩报告。首先介绍了m1A是tRNA 上丰度最高最保守的一种修饰,由TRMT6/TRMT61A复合物进行修饰,tRNA-m1A修饰可以增强翻译起始和延伸。并从中介绍了TRMT61A介导的tRNA-m1A58修饰作为 CD4+ T 细胞增殖调控的新型“翻译检查点”,为改善 CD4+ T 细胞介导的炎症应答及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新的 RNA 表观遗传策略。其中,李教授阐述RiboTag-seq、tRNA-seq、tRNA-m1A-seq等多组学技术对该研究有重要推进作用,并让大家了解到多组学技术研究、表观遗传学的学科交叉对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推进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教授就TCR抗原筛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展开了精彩的报告。李贵登教授团队前期研究建立了基于胞啃作用的TCR抗原靶点筛选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平台成功地鉴定了来自黑色素瘤患者的新抗原特异性TCR所识别的抗原信息。此外,其团队通过液滴微流控技术鉴定TCR序列以及基于细胞互作的DoubletFinder方法,成功筛选TCR所识别的抗原。此外其并阐述了这些TCR抗原在应用上的优势,为T细胞肿瘤免疫提供重要思路。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佺教授围绕线粒体稳态及其在免疫中的作用开展了精彩报告。陈教授详细阐述了线粒体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团队发现并鉴定线粒体外膜蛋白FUNDC1通过特有的LIR保守的结构域与自噬的关键分子LC3相互作用来介导低氧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维持细胞线粒体稳态以及肝癌发展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陈教授还介绍了线粒体代谢在免疫进程中的调节机制,彰显了线粒体生物学研究与免疫学研究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拥军教授围绕一针免疫疫苗研究、抗原的程序性释放载体设计展开了精彩报告,张拥军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其首先介绍了课题组提出的动态层层组装膜的概念,随后就该种动态膜实现的药物零级释放、药物延迟释放以及药物程序释放进行了详细讲解。这种基于可溶蚀聚合物层的延迟释放体系实现了一针免疫的效果,在抑制病毒感染和肿瘤生长实验中,一针免疫疫苗免疫效果比多针免疫甚至更优,为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应用提供新思路。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丹教授围绕肿瘤免疫治疗纳米材料展开了精彩汇报。会议上丁丹教授首先介绍了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和分子胶水等飞速发展的蛋白质降解策略,以及详细介绍其团队开发的超分子自组装方法构建分子靶向药物。这种靶向药物诱导的细胞死亡具有免疫原性,在体内和体外显著增强DC细胞成熟和抗原交叉呈递活性,并介导引流淋巴结中抗原的缓慢释放,增强了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推进肿瘤免疫治疗的进展。
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郑虹教授围绕移植与肿瘤的免疫学聚焦展开精彩报告,会议上郑教授聚焦移植免疫学,肿瘤免疫学与外科免疫学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肝脏移植及肿瘤的一些瓶颈问题、免疫学相关进展,为免疫学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深刻的启发意义。其团队发现卡培他滨作为免疫抑制剂的良好效果,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卡培他滨与雷帕霉素共同作用可以起到协同免疫抑制的效果。体内通过小鼠心脏移植实验同样证实卡培他滨具有抗排斥效果,通过抑制Th1细胞分化,延长移植物存活。提出了卡培他滨在移植术后的早期的转化前景。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传政研究员围绕胞外核小体通过cGAS-STING通路激活胞内天然免疫反应开展了精彩报告。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重复单元。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将核小体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已观察到循环核小体水平的增加与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然而,循环核小体如何触发免疫反应尚未完全阐明。周教授团队发现核小体可以被各种哺乳动物细胞吸收。且在体外重建的单核小体和寡核小体可以被cGAS识别。与dsDNA相比,核小体对cGAS表现出更高的结合亲和力,但在cGAS中的效力要低得多。这项概念验证研究揭示了核小体的cGAS依赖性免疫原性,并强调了循环核小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抗肿瘤免疫中的潜在作用。
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杨娜教授围绕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研究开展精彩报告。会议上,杨教授深刻指出了表观遗传的本质是染色质结构的建立和继承,表观修饰(如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修饰等)对生理、病理作用的重要性,介绍了组蛋白去乙酰化SIRT1对免疫调节功能的调控作用及转化应用,以及基于此所开发的SIRT1激动剂与长寿的关系,突显了表观遗传在免疫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免疫学及药物研发转化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南开大学医学院杨荣存教授围绕“肠道微生态与机体免疫稳态”开展精彩报告,杨教授从介绍肠道微生态对肠肿瘤发生发展作用展开,介绍了肠炎癌对免疫细胞群体的影响,并阐述了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肠炎癌相关免疫细胞细胞极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杨教授的工作突显肠道代谢领域对免疫学研究的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宏恺研究员围绕肿瘤免疫OX40激动剂抗体开发和联合用药策略设计展开了精彩报告,介绍了OX40作为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激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新研发的具有特异性结合和激活OX40功能的新型抗OX40抗体,并阐述该OX40激动剂抗体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张教授的工作凸显了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对免疫学研究的转化应用的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宇教授围绕结构导向生物大分子设计开展了精彩报告,郭教授介绍了病毒识别入侵及感染复制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基于结构生物学技术和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抗病毒的抗体及疫苗设计与研发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郭教授的工作体现了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与免疫学学科交叉对治疗性抗体研发的重要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洪章勇教授围绕基于新抗原的癌症免疫治疗展开了精彩报告。会议上洪教授提出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三大主要挑战,即“如何有效进行新抗原的筛选”、“如何高效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 以及“如何提高T细胞的免疫浸润及分化状态”。并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两种疫苗载体体系,“酵母外壳葡聚糖(β-glucan)”以及病毒样颗粒(VLP)体系。上述两种载体体系均在小鼠体系中显著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洪老师的研究凸显了免疫学研究与载体药物研发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在临床转化的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曹婵研究员围绕免疫激活型受体的信号转导过程检测与调控策略展开了精彩汇报。会议上,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利用化学生物学技术鉴定了免疫激活型受体4-1BB存在膜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该蛋白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生理、病理进程以及CAR-T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凸显了免疫学研究与化学生物学研究相辅相成的多学科交叉作用。
南开大学医学院谭小月教授围绕衰老巨噬细胞在肿瘤及器官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展开了精彩汇报。衰老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谭教授着眼于免疫学与医学、病理学的学科交叉创新,详细解析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legumain通过影响线粒体自噬,导致ROS累积,进而诱导细胞衰老,从而精确调控肿瘤和器官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张松教授围绕TGF-β与T细胞命运决定机制展开了精彩汇报,介绍了TGF-β在T细胞介导的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及肿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围绕TGF-β的功能对“Th17细胞是如何产生的”、“致病性Th17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不依赖于TGF-β的Th17是如何产生的”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CRISPR全基因文库筛选技术及AI人工智能模型在Th17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中的高效、精准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对免疫学研究的推进作用。
特邀专家包括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吴玉章院士、天津市免疫学研究所姚智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荣斌教授、南京大学刘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邹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华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教授、昌平国家实验室任仙文研究员、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佺教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拥军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丹教授、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郑虹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传政研究员、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杨娜教授、南开大学医学院杨荣存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宏恺研究员、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宇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洪章勇教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曹婵研究员、南开大学医学院谭小月教授以及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张松教授。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论坛交流形式,可免费注册报名参会。会议通知发出后5天内注册报名人数达到623人,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各领域专家积极探讨交叉科学和新技术在免疫学前沿研究中的应用,聚焦讨论免疫学与多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凸显了免疫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前瞻性。报告内容精彩纷呈,现场观众们尤其是学生们提问非常积极踊跃,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从化学、蛋白质组学、药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免疫学问题进行探讨。此次会议在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生中反响热烈,专家们精彩的学术报告和观众们积极热情和投入的探讨,使得会议时间延长至下午7点,会议结束时主会场和第一分会场的观众席和过道仍然处于近满座状态。各学科领域的观众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多举办此类免疫学交叉会议。本次会议突出了鲜明的免疫学前沿交叉为特色的论坛主题,达到了很好的多学科间交流的效果。
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围绕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深入介绍。会议上曹院士从免疫细胞生与死,免疫炎症始与终,免疫功能兴与衰介绍免疫学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并介绍了其团队近期取得的进展,其中包括异质核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识别致病性DNA,进而在启动IFN-α/β产生和增强STING依赖性抗病毒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类似于A2B1,Toll样受体TLR3也是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内体生物进程依赖的方式识别胞外RNA并调控固有免疫。该工作的顺利进展得益于免疫学与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深度交叉。此外,曹院士还介绍了在自身免疫病(如系统红斑狼疮)的调控新机制方面尚未发表的研究结果,也体现了免疫学与药物化学和生物信息学学科交叉深度合作的重要性。
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吴玉章院士围绕“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immunotherapy”进行了学术报告,吴院士指出肿瘤治疗中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强调了肿瘤内免疫调控作用与新技术手段的创新的前瞻性,介绍了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过继性转输T细胞治疗、癌症疫苗、以及ISABR等当今世界最前沿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凸显了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医学、诊断学等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目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仍难以攻克的科学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
昌平国家实验室任仙文研究员就单细胞时空重构与感染免疫展开了精彩报告,其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特别是空间转录组及单细胞转录组,在免疫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其团队更新了两种算法,CSOmap基于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原理,Redeconve则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做参考对空间转录组数据进行反卷积从而实现有监督的空间关系重构。通过CSOmap与Redeconve两种算法创新、从而更好、更准确、更清晰地解析细胞在时空上的调节作用,利于更好地理解新冠肺炎导致不同人轻重症差别的潜在分子细胞机制以及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发病进程,凸显了生物信息学革新对免疫学研究的推进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荣斌教授生动详细地介绍了肿瘤如何通过诱导下丘脑PVH神经元激活和垂体α-MSH产生促进肿瘤诱导的髓系造血和免疫抑制,并指出MC5R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此外,周教授还介绍了GPR34对ILC3及小胶质细胞在炎症免疫调控作用的工作。周教授精彩的演讲让大家深入体会到神经生物学与免疫学交叉的意义。
南京大学刘震教授围绕仿生分子识别驱动的疾病精准诊断与癌症免疫治疗研究展开精彩报告,其介绍了糖基化修饰分子在印迹材料的应用及优势,并生动地阐述了糖基化材料在精准体外诊断、多色成像、药物治疗的应用。此外,刘教授还介绍了纳米人工抗体促进细胞因子降解以防止炎症过度发生的研发工作。刘震教授简述的糖基化分子研究为免疫转化应用研究提供很好的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邹强教授围绕糖代谢与肿瘤免疫进行了精彩报告,其介绍了膳食果糖通过诱导脂肪细胞产生瘦素以增加血清和肿瘤微环境中瘦素的水平,从而刺激CD8+ T细胞,释放IFN-γ攻击肿瘤。该工作阐明了脂肪代谢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并推动干预脂肪代谢治疗癌症的新方向。邹强教授生动地阐述了区域代谢对T细胞抗肿瘤的重要性。对代谢、肿瘤、免疫方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起到很好的范例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华兵教授围绕“T细胞的RNA表观修饰调控”展开了精彩报告。首先介绍了m1A是tRNA 上丰度最高最保守的一种修饰,由TRMT6/TRMT61A复合物进行修饰,tRNA-m1A修饰可以增强翻译起始和延伸。并从中介绍了TRMT61A介导的tRNA-m1A58修饰作为 CD4+ T 细胞增殖调控的新型“翻译检查点”,为改善 CD4+ T 细胞介导的炎症应答及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新的 RNA 表观遗传策略。其中,李教授阐述RiboTag-seq、tRNA-seq、tRNA-m1A-seq等多组学技术对该研究有重要推进作用,并让大家了解到多组学技术研究、表观遗传学的学科交叉对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推进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李贵登教授就TCR抗原筛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展开了精彩的报告。李贵登教授团队前期研究建立了基于胞啃作用的TCR抗原靶点筛选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平台成功地鉴定了来自黑色素瘤患者的新抗原特异性TCR所识别的抗原信息。此外,其团队通过液滴微流控技术鉴定TCR序列以及基于细胞互作的DoubletFinder方法,成功筛选TCR所识别的抗原。此外其并阐述了这些TCR抗原在应用上的优势,为T细胞肿瘤免疫提供重要思路。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佺教授围绕线粒体稳态及其在免疫中的作用开展了精彩报告。陈教授详细阐述了线粒体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团队发现并鉴定线粒体外膜蛋白FUNDC1通过特有的LIR保守的结构域与自噬的关键分子LC3相互作用来介导低氧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维持细胞线粒体稳态以及肝癌发展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陈教授还介绍了线粒体代谢在免疫进程中的调节机制,彰显了线粒体生物学研究与免疫学研究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张拥军教授围绕一针免疫疫苗研究、抗原的程序性释放载体设计展开了精彩报告,张拥军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其首先介绍了课题组提出的动态层层组装膜的概念,随后就该种动态膜实现的药物零级释放、药物延迟释放以及药物程序释放进行了详细讲解。这种基于可溶蚀聚合物层的延迟释放体系实现了一针免疫的效果,在抑制病毒感染和肿瘤生长实验中,一针免疫疫苗免疫效果比多针免疫甚至更优,为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应用提供新思路。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丹教授围绕肿瘤免疫治疗纳米材料展开了精彩汇报。会议上丁丹教授首先介绍了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和分子胶水等飞速发展的蛋白质降解策略,以及详细介绍其团队开发的超分子自组装方法构建分子靶向药物。这种靶向药物诱导的细胞死亡具有免疫原性,在体内和体外显著增强DC细胞成熟和抗原交叉呈递活性,并介导引流淋巴结中抗原的缓慢释放,增强了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推进肿瘤免疫治疗的进展。
南开大学移植医学研究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郑虹教授围绕移植与肿瘤的免疫学聚焦展开精彩报告,会议上郑教授聚焦移植免疫学,肿瘤免疫学与外科免疫学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肝脏移植及肿瘤的一些瓶颈问题、免疫学相关进展,为免疫学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深刻的启发意义。其团队发现卡培他滨作为免疫抑制剂的良好效果,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卡培他滨与雷帕霉素共同作用可以起到协同免疫抑制的效果。体内通过小鼠心脏移植实验同样证实卡培他滨具有抗排斥效果,通过抑制Th1细胞分化,延长移植物存活。提出了卡培他滨在移植术后的早期的转化前景。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传政研究员围绕胞外核小体通过cGAS-STING通路激活胞内天然免疫反应开展了精彩报告。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重复单元。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将核小体释放到血液循环系统中,已观察到循环核小体水平的增加与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然而,循环核小体如何触发免疫反应尚未完全阐明。周教授团队发现核小体可以被各种哺乳动物细胞吸收。且在体外重建的单核小体和寡核小体可以被cGAS识别。与dsDNA相比,核小体对cGAS表现出更高的结合亲和力,但在cGAS中的效力要低得多。这项概念验证研究揭示了核小体的cGAS依赖性免疫原性,并强调了循环核小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抗肿瘤免疫中的潜在作用。
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杨娜教授围绕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免疫调节功能的机制研究开展精彩报告。会议上,杨教授深刻指出了表观遗传的本质是染色质结构的建立和继承,表观修饰(如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修饰等)对生理、病理作用的重要性,介绍了组蛋白去乙酰化SIRT1对免疫调节功能的调控作用及转化应用,以及基于此所开发的SIRT1激动剂与长寿的关系,突显了表观遗传在免疫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免疫学及药物研发转化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南开大学医学院杨荣存教授围绕“肠道微生态与机体免疫稳态”开展精彩报告,杨教授从介绍肠道微生态对肠肿瘤发生发展作用展开,介绍了肠炎癌对免疫细胞群体的影响,并阐述了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肠炎癌相关免疫细胞细胞极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理。杨教授的工作突显肠道代谢领域对免疫学研究的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宏恺研究员围绕肿瘤免疫OX40激动剂抗体开发和联合用药策略设计展开了精彩报告,介绍了OX40作为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激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新研发的具有特异性结合和激活OX40功能的新型抗OX40抗体,并阐述该OX40激动剂抗体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张教授的工作凸显了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对免疫学研究的转化应用的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宇教授围绕结构导向生物大分子设计开展了精彩报告,郭教授介绍了病毒识别入侵及感染复制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基于结构生物学技术和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抗病毒的抗体及疫苗设计与研发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郭教授的工作体现了结构生物学、生物大分子与免疫学学科交叉对治疗性抗体研发的重要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洪章勇教授围绕基于新抗原的癌症免疫治疗展开了精彩报告。会议上洪教授提出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三大主要挑战,即“如何有效进行新抗原的筛选”、“如何高效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 以及“如何提高T细胞的免疫浸润及分化状态”。并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两种疫苗载体体系,“酵母外壳葡聚糖(β-glucan)”以及病毒样颗粒(VLP)体系。上述两种载体体系均在小鼠体系中显著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洪老师的研究凸显了免疫学研究与载体药物研发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在临床转化的推进作用。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曹婵研究员围绕免疫激活型受体的信号转导过程检测与调控策略展开了精彩汇报。会议上,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利用化学生物学技术鉴定了免疫激活型受体4-1BB存在膜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该蛋白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生理、病理进程以及CAR-T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凸显了免疫学研究与化学生物学研究相辅相成的多学科交叉作用。
南开大学医学院谭小月教授围绕衰老巨噬细胞在肿瘤及器官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展开了精彩汇报。衰老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谭教授着眼于免疫学与医学、病理学的学科交叉创新,详细解析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legumain通过影响线粒体自噬,导致ROS累积,进而诱导细胞衰老,从而精确调控肿瘤和器官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张松教授围绕TGF-β与T细胞命运决定机制展开了精彩汇报,介绍了TGF-β在T细胞介导的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及肿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围绕TGF-β的功能对“Th17细胞是如何产生的”、“致病性Th17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不依赖于TGF-β的Th17是如何产生的”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CRISPR全基因文库筛选技术及AI人工智能模型在Th17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中的高效、精准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对免疫学研究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