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探索埃及伊蚊吸血策略及其免疫抑制毒素促进寨卡病毒传播机制

作者:赖仞    来源自:中国免疫学会    点击数:13535   发布时间:2018-04-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从埃及伊蚊唾液腺中分离纯化得到一分子量为15 kDa的免疫抑制毒素蛋白(命名为LTRIN)并对该蛋白的生物化学特征和生理学活性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埃及伊蚊在吸血过程中LTRIN的表达显著上调。LTRIN通过抑制淋巴毒素β受体(lymphotoxin-β receptor)信号通路,在宿主吸血部位造成免疫水平低下,从而协助寨卡病毒传播。针对LTRIN的抗体可抑制埃及伊蚊介导的寨卡病毒感染。该工作的研究结果于2018年4月以“Salivary factor LTRIN from Aedes aegypti facilitates Zika virus transmission by interfering with the lymphotoxin-β receptor”为题于发表于Nature Immunology。这项研究:1)探索了埃及伊蚊成功吸血的环境适应机制;2)识别了新型免疫抑制剂候选药物分子;3)研究了虫媒病原传播的机制;4)证明了淋巴毒素受体干预对控制寨卡病毒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寨卡病毒(ZIKV)属黄热病毒属,于1940年代在非洲首次被发现,以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对人类尤其是免疫低下的人群有较强的感染性。孕妇若感染寨卡病毒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疫情在拉美地区大肆流行,并蔓延至60多个国家,WHO因此拉响了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警报。吸血节肢动物通过其唾液腺活性成分抑制宿主免疫和凝血反应,以从宿主成功获得血餐。蚊子作为分布极广泛的吸血节肢动物和第一大病原媒介动物,其传播多种病原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埃及伊蚊唾液腺蛋白协助寨卡病毒传播的机制,可为病原媒介生物和宿主免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靳林、郭晓敏、申传斌、郝雪和清华大学的孙鹏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赖仞研究员、齐晓朋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的程功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技厅的项目支持。
       赖仞研究员团队主要从事天然活性多肽/蛋白结构、功能、作用机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利用活性多肽研究人类天然免疫、疾病机理和研发创新药物。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