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我国免疫学基础研究重大进展:in-cell infection

作者:王小宁    来源自:中国免疫学会    点击数:11576   发布时间:2015-05-12

       由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王小宁教授领衔,汇聚了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病毒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多个单位的学者,历时数年解析了病毒感染其非易感上皮细胞的新机制,命名为in-cell infection,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近期的Cell Research上。

       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病毒通过与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感染相应的细胞,由于受体的限制,病毒感染呈现严格的细胞限制性(tropism),即其只感染敏感靶细胞,如EBV主要感染B细胞,HIV主要感染T细胞。但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病毒也会出现在其非易感细胞中,如EBV出现在鼻咽上皮细胞中,HIV出现在艾滋病患者消化道上皮细胞中,成为临床棘手问题。王小宁团队发现,感染病毒的淋巴细胞可以钻入上皮细胞内,并在其中死亡的过程中释放病毒,继而感染原本不应被感染的上皮细胞,而且如此感染的上皮细胞具有持续分泌毒力更强,细胞选择性更宽的次生病毒,是一种完全不依赖于病毒受体的全新感染机制。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理解病毒的变异,慢性感染和致癌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价值。

       一个或多个细胞主动钻入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现象被称为细胞钻入现象(cell-in-cell),早在100多年前就已被观察到,但由于其生物学意义不明,且研究难度大而长期不为人知。由于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现象在过去十年又重被关注,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已有4个独立命名的cell-in-cell机制和生物学意义被阐明(cannibalism,entosis,emperitosis,in-cell infection)。目前国际上认为,cell-in-cell是一种进化而来的一种独特的细胞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具有生命本源性特征,参与机体发育、适应、自稳和疾病过程,有可能会像凋亡(apoptosis),自噬(autophagy)等现象一样,在早年发现,沉寂多年以后又被证实为生命过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过程。in-cell infection的发现和命名,是继emperitosis之后第二个由王小宁团队阐明和独立命名的cell-in-cell机制,前一个杀伤细胞在靶细胞内凋亡的机制emperitosis发表在2013年的Cell Death & Disease上,被国际专家评论为可视为第十三种细胞死亡模式。王小宁教授早在30年前就在国内独立发现了免疫细胞胞内杀伤和胞内死亡现象,本研究成果,以及其刚在Scientific Report上发表的一篇关于cell-in-cell分选技术的工作再次确立了他的团队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据悉,2014年,他受邀作为特邀主编与entosis发现者Overholtzer共同为《Current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主编了世界上第一个cell-in-cell专辑,汇聚了国际上主要从事cell-in-cell的专家,并藉此提出了“细胞钻入进化工具论”和发展路线图,为推动全球cell-in-cell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cell-in-cell也在国内逐步受到关注。据悉,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5项cell-in-cell研究。


回到顶部